端午节假期期间,徐州云龙区图书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以“仲夏良辰 拾趣端午”为主题举办讲座、展览、非遗香包、手工香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文化活动,和广大读者一起,共“阅”端午情。节日期间共举办活动18场,接待读者2万余人次,图书流通量1.5万余册,线上参与活动6万余人次。
(相关资料图)
6月22日,数百名小读者身着汉服来到云龙区图书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悠扬的乐曲、茶水的清香与杯盖碰撞的叮当声在图书馆广场上交织,茶艺演示的小朋友们专注、认真,观看表演的读者们也早已沉浸其中,品茗话友。
茶艺演示活动结束后,深受大家喜爱的中华传统小游戏——投壶、套圈又吸引了许多小读者,小读者们有序地排队投箭掷圈,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端午民俗节,着汉服,看衣袂飘飘。”在丰富的户外活动体验后,小读者们来到了图书馆二楼汉文化专区。来自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王云娇老师带领学校传统文化研习社的同学就传统汉服和礼仪文化进行了专业性的科普讲解。大家端坐在位置上,认真聆听老师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小朋友们对幽默有趣的讲解非常感兴趣,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都争先恐后地回答。
穿着不同形制汉服的徐高师同学为大家演绎了一段汉代舞蹈,并分别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给现场的小朋友们科普身着汉服的小知识。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在“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最后,来自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刘强老师和陈泽亚老师,为小读者们现场演示了香囊制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纷纷开始穿针引线、穿线配珠和拾布缝制,立体饱满的精致香囊便在手中呈现。一位小读者开心地表示:“我回去要把香囊和艾草挂在家里,这是我亲手制作的,很有意义。”
“粽香端午节,情暖老人情。” 在云龙区文化馆的非遗教室,多位老年传统手工爱好者齐聚云图, 国家非遗项目“徐州香包”市级传承人李晓雯老师为大家讲解端午节佩戴五彩绳手链的历史由来,并现场为读者朋友演示将五彩绳手链和香包结合在一起的技巧。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缝制技巧,整场活动其乐融融,活动室里到处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艾草香味。
除此之外,云龙区图书馆还在节日期间开展了“《声临故事会》绘本故事讲演活动”“围棋少年精英赛”“彭城讲堂|打造充满氛围感的家”“‘粽’享阅读,汉韵端午”借阅有礼等活动,千份端午礼物不仅表达了对广大读者的祝福,也让读者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当然,图书馆的 “云端”活动也同样精彩纷呈。古诗荐读、声临故事会、线上展览等活动通过“云”端共聚,为读者提供零门槛、云共享的线上阅读服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天
通讯员 韩佳岑
校对 陶善工
标签: